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18953348812

您的位置: leyu乐鱼体育 > 新闻资讯 > 技术资讯
技术资讯

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关注 周五晚20:00锁定纪实频道《师道·邱夷

发布日期:2024-04-27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关注 周五晚20:00锁定纪实频道《师道·邱夷平》50后海归教授七载万里援疆!原标题:关注 周五晚20:00锁定纪实频道《师道·邱夷平》,50后海归教授七载万里援疆!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与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推出纪录片——《师道》。《师道》全面展现本市教师队伍中一批“四有”好老师的先进典型形象,集中展示本市教师队伍的精气神,不断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成就感和使命感。

  他坚守信仰,内心“执拗”,在海外生活的18年里,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让家人代交了18年的党费;

  他是大龄网民,也是“网络达人”,把微信、微博、人人网作为第二课堂,为学生们答疑解惑,导航学业生涯;

  他工作繁忙,却七年如一日,2011年至今,每个暑假都带领师生不远万里奔赴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节点——新疆。

  为当地纺织企业把脉“疑难杂症”,利用学科专业优势帮助开展纺织技术革新,为新疆地区的纺织产业发展贡献了东华纺织人的一份力量。

  上世纪60年代,10万上海知青奔赴新疆,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美丽的边疆大地,为新疆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样,62岁的邱夷平,自2011年至今,七年如一日,每个暑假都带着以大学生为主的团队,来到这个盛产棉花和羊毛的地方,踏遍天山南北,扶持新疆纺织业的发展,他的坚持比盛夏的大漠更有温度。

  “敢不敢坐五十几个小时的硬座火车,重走当年知青援疆路?这是七年前我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问题,七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九零后’大学生给了我肯定又坚实的回答”,邱夷平说。由此,东华大学第一期援疆暑期实践团便正式组建,在他的带领下,七上“天山”。今年,他更是组织起国内12所纺织名校120余名师生,接受自治区纤维检验局委托,分派21支队伍,覆盖十多个地州市,展开全产业链调研。

  “纺织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纺织行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作为一个曾在美国学习、工作18年的“海归教授”邱夷平,对于纺织人才的培养有自己的一套:“纺织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走出学校小课堂,走入社会大课堂,对接社会需求,实践育人才能培养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邱夷平带领团队深入新疆特别是南疆纺织服装产业第一线,除了为当地相关企业员工、棉花种植户等讲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还在工厂为少数民族员工们进行了电脑平缝机车缝、电脑刺绣的现场教学。“援疆团的根本目的还是育人,我们努力探索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通过‘上海-新疆’、‘高校-企业’的专业技术传递,青年学生、教师与一线工人之间‘理论-实践’和‘理论-经验’的双向学习等方式,来实现立体化育人的目标。”谈及援疆团七年来的点点滴滴,邱夷平说他最看重的还是这段特殊的经历给学生和老师带来的多方位的影响。

  谈及育人的成效,邱夷平自豪地晒出了成绩单,七年来,从援疆团走出来的教师中就有1名“天山学者”乐鱼体育、2名“扬帆计划”学者、3名“浦江学者”……师生们先后在当地开设培训课程60余门,培训新疆纺织产业基层员工近四千人次,真正将纺织科技援疆落到实处。面对这支年轻的智囊团,新疆自治区纤维检验局李岩局长不禁夸赞:“在我看来,东华援疆团不仅是一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更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疆的纺织行业发展迫切需要你们这些人才啊!”

  事实上,在援疆团的小分队中有本科生、硕士生,还有博士生,这样融合在一起备课、上课、评课的机会在学校里也比较少,但在新疆实践的日子里,各分队的队员们面对不同的受培训对象,经常在一起熬夜备课,及时调整修改幻灯片的内容及讲座的难易程度。虽然辛苦,却让整个团队的成员充满成就感。“我们所学的知识,真正能够学以致用,和团队的小伙伴一起成长,我也觉得很高兴”,援疆团的维吾尔族同学伊拉说。援疆团的维吾尔族指导老师古丽斯坦,她也是邱老师的在读博士生。多年的援疆实践,她已经从一名普通的援疆团成员,成长为了新疆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的专业教师,“如今我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用另一种方式将传承邱老师的育人理念,相信日后我的学生也会继续用专业知识建设边疆。”

  七载春秋,流水的援疆团成员,不变的邱夷平。七年来,东华大学以及其他参与高校的5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参加援疆实践,博士、辅导员等70多名教师参与培训指导。师生们先后在当地开设培训课程近百门,培训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基层员工四千余人;编撰《新疆纺织产品升级换代路线图》,撰写《中国新疆轧花工艺现状和发展调研报告》等47篇报告和论文,开展了包括《新疆纺织品的出口情况》等7个专项课题研究;参与了《新疆棉花机械采摘与人工采摘品质差异分析与改进研究》等三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与新疆鲁泰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从北疆的乌鲁木齐、博乐、石河子到东疆的哈密再到南疆的库尔勒、阿克苏、和田、喀什、吐鲁番、图木舒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二、三、五、六、八、十三师,援疆团的足迹遍布天山南北乐鱼体育,真正将纺织科技特色援疆落到实处。

  经天纬地援疆业,跋山涉水丝路情。邱夷平说,别人是“七年之痒”,他对援疆是“七年之爱”,“并非一见钟情,而是日久生情。”

  说起邱夷平老师的援疆故事,很多人都纳闷这一声源自网络上的呐喊怎么能有这么多师生响应,这样的影响力堪比“网红”。还真没错,这位年过六十的大龄网民邱夷平可以说是出了名的“网络达人”。在网络上的振“笔”一呼影响力就来自于这位50后教授辛勤耕耘的实践育人新阵地——网络平台,他还被国家网信办、教育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聘为网络专家。邱夷平获评“2016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他总会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就业、升学、出国等等,为他们细致分析、排忧解难。

  学生在哪里,育人工作就应该做到哪里。邱夷平四次被学生评为东华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在学生眼中,邱夷平就是一个可以和90后“聊得开”、“玩得来”的50后教授。当年人人网在校园里风靡一时,邱夷平就在人人网上发表日志,与学生交流心得,他的空间访问量近12万人次,好友3500余位,不少日志被转载数百次,分享人次逾千。学生的疑问每帖必回,邱老师对学生的指导贯穿了学涯全过程,其中,援疆日志系列就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乐鱼体育。援疆团从招募、组建到出征,邱夷平都用网络日志全程记录,“援疆”这个词,通过网络空间,呈现出一个个形象的画面和具体的活动。

  如今,易班、微博和微信成为学生的网络“新宠”,邱夷平又在这些新兴平台上开辟了“网络阵地”,他的微信里1400多个好友,大都是他的学生,用学生的语言聊学生感兴趣的事,他这个50后和90后们很容易就打成了一片。教学科研心得、热点时事见解、为人处世道理、日常生活感悟等都在邱夷平笔下转化为网言潮语,在网络上发文章、跟帖、更新朋友圈,已成为邱老师每天必做的事之一。

  邱夷平谦虚地说,其实在几年前,他还置身“网”外。那一年,他的一门专业课《纺织材料学》在校园网上亮相,不料竟一炮打响。“原来对时下的大学生来说,网络竟有如此力量!”于是,这位纺织材料专家开始紧跟时代,熟悉网络用语,渐渐融入同学们的圈子。邱夷平说:“学生在网上,实践育人的平台就应该在网上,我要赢得网络话语权。”他在一篇博文《我们今天学什么专业好》中写道:“工科类专业是国民经济最需要的、直接能够做出东西卖钱的专业,现在学工科的同学们,要发挥自己的强项,而不是到别人的强项里去和人争高低,我坚信,只有发挥自己所有专长的人,才能做得比较好。”

  在他的眼中,网络不仅仅是单向地教育学生,更是一块可以辩论、争鸣的土壤。网络上你来我往的辩论,只有观点的交锋,没有身份的高低,尽管有时谁也没有说服谁,但参与辩论的学生写道:“很高兴能和邱老师讨论一番!他是我们最喜欢的网络导师。”

  纪录片《师道》每周五晚20:00,在纪实频道开播,次日0:30、5:30、10:00, 隔周周五13:30重播欢迎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