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3-19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
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吸声纺织复合材料pdf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动阻力为250Ns/m3至5000Ns/m3的吸声纺织复合材料,尤其是一种复合无纺织物,包括:a)第一开孔载体层,其包含作为骨架纤维的、纤度为3dtex到17dtex的粗的短纤维以及纤度为0.3dtex到2.9dtex的细的短纤维;b)布置在第一开孔载体层上的微孔流动层,所述流动层包含纤维直径小于10微米的超细纤维;c)第二开孔载体层,其包含作为骨架纤维的、纤度为3dtex到17dtex的粗的短纤维以及纤度为0.3dtex到2.9dtex的细的短纤维,其中第二开孔载体层布置在微孔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2810268 A (43)申请公布日 2021.05.18 (21)申请号 5.1 G10K 11/168(2006.01) B60R 13/02(2006.01) (22)申请日 2019.11.15 B60R 13/08(2006.01) (71)申请人 科德宝两合公司 地址 德国魏茵海姆 (72)发明人 张伟A 魏克 ·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 11517 代理人 顾云峰吴龙瑛 (51)Int.Cl. B32B 27/02(2006.01) B32B 27/12(2006.01) B32B 27/32(2006.01) B32B 27/36(2006.01) B32B 7/12(2006.01) B32B 3/24(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1页 (54)发明名称 吸声纺织复合材料 (57)摘要 3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动阻力为250Ns/m 至 3 5000Ns/m 的吸声纺织复合材料,尤其是一种复 合无纺织物,包括:a)第一开孔载体层,其包含作 为骨架纤维的、纤度为3dtex到17dtex的粗的短 纤维以及纤度为0.3dtex到2.9dtex的细的短纤 维;b)布置在第一开孔载体层上的微孔流动层, 所述流动层包含纤维直径小于10微米的超细纤 维;c)第二开孔载体层,其包含作为骨架纤维的、 纤度为3dtex到17dtex的粗的短纤维以及纤度为 0.3dtex到2.9dtex的细的短纤维,其中第二开孔 载体层布置在微孔流动层的背离第一开孔载体 层的一侧;以及d)附加微孔流动层,其包含直径 A 小于10微米的超细纤维,其中附加微孔流动层布 8 置在第二开孔载体层的背离附加微孔流动层的 6 2 0 一侧。 1 8 2 1 1 N C CN 112810268 A 权利要求书 1/2页 3 3 1.一种流动阻力为250Ns/m至5000Ns/m 的吸声纺织复合材料,尤其是一种复合无纺织 物,其包括: a)第一开孔载体层,所述第一开孔载体层包含作为骨架纤维的粗的短纤维和细的短纤 维,所述粗的短纤维的纤度为3dtex到17dtex,所述细的短纤维的纤度为0.3dtex至 2.9dtex, b)布置在所述第一开孔载体层上的微孔流动层,所述流动层包含纤维直径小于10微米 的超细纤维,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c)第二开孔载体层,所述第二开孔载体层包含作为骨架纤维的粗的短纤维和细的短纤 维,所述粗的短纤维的纤度为3dtex到17dtex,所述细的短纤维的纤度为0.3dtex至 2.9dtex,其中所述第二开孔载体层布置在所述微孔流动层的背离所述第一开孔载体层的 那一侧;以及 d)附加微孔流动层,所述附加微孔流动层包含纤维直径小于10微米的超细纤维,其中 所述附加微孔流动层布置在所述第二开孔载体层的背离所述微孔流动层的那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纺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纺织复合材料的可 压缩性为70%至100%,更优选为75%至100%,特别是80%至100%,和/或回弹性为70%至 100%,更优选为75%至100%,特别是80%至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声纺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孔载体层和/ 或第二开孔载体层是无纺织物。 4.根据权利要求前面任意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吸声纺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开孔载体层和/或第二开孔载体层含有作为其他纤维的、至少部分熔融的粘合 纤维,特别是核/壳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前面任意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吸声纺织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开孔载体层和/或第二开孔载体层不含粘合纤维,基于各自载体层的总重量, 所述载体层彼此独立地包含比例为10wt.%至90wt.%,更优选10wt.%至80wt.%,特别是 10wt.%至70wt.%的粗的短纤维;或者所述第一开孔载体层和/或第二开孔载体层含有作 为其他纤维的粘合纤维,基于各自载体层的总重量,粗的短纤维的比例为5wt.%至 90wt.%,优选为5wt.%至80wt.%,特别是5wt.%至70wt.%。 6.根据权利要求前面任意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吸声纺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开孔载体层和/或第二开孔载体层不含粘合纤维,基于各自载体层的总重量, 所述载体层独立地包含比例为10wt.%至90wt.%,更优选20wt.%至90wt.%,特别是 30wt.%至90wt.%的细的短纤维;或者所述第一开孔载体层和/或第二开孔载体层含有作 为其他纤维的粘合纤维,基于各自载体层的总重量,细的短纤维的比例为5wt.%至 90wt.%,优选10wt.%至90wt.%,特别是20wt.%至90wt.%。 7.如权利要求前面任意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吸声纺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用作骨架纤维的、细的短纤维和粗的短纤维彼此独立地具有20mm至80mm的纤维长度,更优 选所述长度为25mm至80mm,特别是30mm至80mm。 8.根据权利要求前面任意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吸声纺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开孔载体层和/或第二开孔载体层被热接合。 2 2 CN 112810268 A 权利要求书 2/2页 9.根据权利要求前面任意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吸声纺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开孔载体层和/或第二开孔载体层的空气比纤维的体积比为75:1至250:1,更 优选为100:1至225:1,特别是125:1至200:1。 10.根据权利要求前面任意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吸声纺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 于,所述流动层中的至少一个流动层包含纤度小于10微米,优选0.5微米至5微米,更优选1 微米至3微米的超细纤维,特别是熔喷纤维。 11.根据权利要求前面任意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吸声纺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 于,所述吸声纺织复合材料的单个层仅在边缘处彼此粘合。 12.根据权利要求前面任意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吸声纺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 2 2 2 2 于,所述吸声纺织复合材料的克重为50g/m 至500g/m ,更优选为100g/m至450g/m ,特别是 2 2 150g/m至400g/m 。 13.根据权利要求前面任意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吸声纺织复合材料,其特征在 于,吸声纺织复合材料的厚度为5mm至40mm,更优选为10mm至35mm,特别是15mm至30mm。 3 3 3 3 14.一种制造流动阻力为250Ns/m至5000Ns/m ,特别是250Ns/m至2000Ns/m 的纺织复 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和/或制备至少两个开孔的载体层,所述载体层包含作为骨架纤维的粗的短纤 维和细的短纤维,所述粗的短纤维的纤度为3dtex至17dtex,所述细的短纤维的纤度为 0.3dtex至2.9dtex; b)提供和/或制备至少两个微孔的流动层,所述流动层包含纤维直径小于10微米的超 细纤维; c)将所述流动层布置在所述载体层上; d)接合所述载体层和流动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吸声纺织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中作 为吸声体的用途。 3 3 CN 112810268 A 说明书 1/10页 吸声纺织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一种吸声纺织复合材料。本申请还涉及所述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及其在汽车领域内作为吸声体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在US5298694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吸声的方法,其中采用隔音的无纺织物,该无纺织 物包含与卷曲填充纤维成分(卷曲膨胀纤维)混合的超细纤维成分(熔喷超细纤维)。超细纤 维的平均纤维直径小于15微米,优选在5到10微米,并且在起皱的短纤维无纺织物中以40: 60到95:5的重量比分布。对于这种材料结构而言,声学效果由此产生:采用更多的超细纤维 在无纺织物中实现了更大的内表面积,从而声波的动能加倍转换成热能。所述无纺织物的 缺点在于,单个层内的气流阻力无法调节或设定,由此隔声无纺织物的吸声特性不是最优 的。 [0003] 另外,DE 4公开了用于吸收声波和隔热的隔离材料,所述隔离材料由两 种不同的热塑性基质纤维(在0.8到1.7dtex的范围内)以及热塑性熔融纤维成分(2.2dtex) 组成。由此整个无纺织物内的平均纤维直径达到1.3dtex。明显地,通过减少粘合纤维(纤维 混合物的10%)的使用,产生了一种无纺织物,其拥有良好的悬垂特性并且还具有无纺织物 的内部强度,后者是由于机械强化和热强化实现的。受限于工艺乐鱼体育,也不可能有目的地调节隔 离材料的声学特性。此外,无法通过采用更细的短纤维来进一步改善声波的吸收特性,因为 根据目前的现有技术,无法在梳理机上可靠地处理0.5dtex以下的更细的纤维。 [0004] EP1058618B1描述了一种吸声的薄层层叠体,其由开孔的载体层和开孔的第二纤 2 维层组成。对于开孔的载体层,涉及克重小于2000g/m 、厚度小于50毫米的纤维网,或者涉 3 及密度为16至32kg/m 、厚度至少为6毫米的超轻塑料泡沫。开孔的第二纤维层由熔喷超细 3 纤维制成,所述纤维具有的纤维直径优选为2到5微米。而且还描述了500到4000Ns/m 的气 流阻力。通过吸声薄膜层叠体的叠置结构,提供了流动层,该层能够被声学调节。这种接合 的缺点在于以下事实:载体层未显示出明显的声学相关性。 [0005] EP 3375923A1示出了一种吸声纺织复合材料,尤其是非织造复合材料,其包括: [0006] a)至少一个载体层,所述载体层包括作为骨架纤维(Gerüstfasern)的粗的短纤维 和细的短纤维,所述粗的短纤维的纤度为3dtex至17dtex,所述细的短纤维的纤度为 0.3dtex至2.9dtex、更优选为0.4dtex至2.9dtex、尤其是0.5dtex至2.9dtex,以及 [0007] b)设置在所述载体层上的微孔的流动层,所述流动层包含纤维直径小于10微米的 3 3 超细纤维,其中所述吸声纺织复合材料的流动阻力为250Ns/m 至5000Ns/m ,优选为250Ns/ 3 3 3 3 3 3 m 至4000Ns/m ,更优选为250Ns/m至3000Ns/m ,特别是250Ns/m至2000Ns/m 。 [0008] 所述吸声材料在对于汽车工业至关重要的800Hz至2000Hz的频率范围内表现出非 常好的吸声特性。另外,易于调节吸声,并且该材料可以以高的可压缩性和非常好的回弹性 以低克重生产。关于在载体层中细的短纤维和粗的短纤维的组合的有利的声学特性,可以 参见EP 3 375 923 A1。 4 4 CN 112810268 A 说明书 2/10页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基于EP 3 375 923 A1,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声材料,该吸声材料优选在例 如从3000Hz至10000Hz,和/或4000Hz至8000Hz,和/或5000Hz至6300Hz的高频范围内显示出 改善的声学特性。 [0010] 该目的通过吸声纺织复合材料、特别是复合无纺织物实现,其包括: [0011] a)第一开孔载体层,其包含作为骨架纤维的、纤度为3dtex至17dtex的粗的短纤 维,以及纤度为0.3dtex至2.9dtex、更优选为0.4dtex至2.9dtex、特别是0.5dtex至2.9dtex 的细的短纤维;和 [0012] b)布置在第一开孔载体层上的微孔流动层,其包含纤维直径小于10微米的超细纤 维; [0013] c)第二开孔载体层,其包含作为骨架纤维的、纤度为3dtex至17dtex的粗短纤维, 以及纤度为0.3dtex至2.9dtex、更优选0.4dtex至2.9dtex、特别是0.5dtex至2.9dtex的细 的短纤维,其中所述第二开孔载体层设置在所述微孔流动层的背离所述第一开孔载体层的 那一侧; [0014] d)附加微孔流动层,其包含纤维直径小于10微米的超细纤维,其中所述附加微孔 流动层设置在第二开孔载体层的背离所述微孔流动层的那一侧。 [0015] 3 3 3 其中吸声纺织复合材料的流动阻力为250Ns/m 至5000Ns/m ,优选为250Ns/m 至 3 3 3 3 3 4000Ns/m ,更优选为250Ns/m至3000Ns/m ,特别是250Ns/m至2000Ns/m 。 [0016] 令人惊奇地发现,根据本发明的吸声材料在高频范围内,特别是在3000Hz至 10000Hz的范围内,具有比EP 3 375 923 A1中所述的更好的声学特性。另外,利用根据本发 明的纺织复合材料可以避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在高频范围内良好的声学性能对于电动 汽车特别有利,因为逆变器会产生高频噪声。 [0017] 猜测所述高得惊人的吸声系数是由于载体层的细纤维和粗纤维之间的协同相互 作用与流动层的组合。猜测特别选择载体层内的纤度为0.3dtex至2.9dtex、尤其是0.5dtex 至2.9dtex的细的短纤维和纤度为3dtex至17dtex的粗的短纤维能够形成对于吸声而言特 别合适的骨架结构,该骨架结构本身就能够吸收声波。通过合适地选择细的短纤维和粗的 短纤维,能够为载体层赋予高的可压缩性和高的回弹性,由此载体层上的流动层能够最优 地进入振动,并由此能够根据“弯曲柔性板吸收器”的作用方式而特别有效地吸收声音能 量。 [0018] 此外,开孔载体层与微孔流动层组合使得纺织复合材料的声学特性的容易、有目 的的调节和可变性成为可能。进而发现,根据本发明的纺织复合材料能够制造成具有高的 可压缩性和良好的回弹性,同时克重较低。由此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纺织复合材 料具有的可压缩性为70%至100%,更优选75%至100%,尤其是80%至100%;和/或具有的 回弹性为70%至100%,更优选75%至100%,尤其是80%至100%。由此纺织复合材料能够 容易地被压缩,并由此同时很好地置于预定的安装空间内,因为通过良好的回弹性能够很 好地在安装空间内重新回弹。这使得装入具有复杂几何形状和不同厚度尺度的安装空间内 成为可能。 [0019] 载体层原则上可以是机织物、编织物、针织物和/或无纺织物。根据本申请优选的 是,载体层为按照DIN EN ISO 9092的无纺织物,由此构造成复合无纺织物。 5 5 CN 112810268 A 说明书 3/10页 [0020] 载体层的粗的短纤维的纤维纤度为3dtex至17dtex。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纤维 纤度达到3dtex至12dtex,尤其是3dtex至9dtex。粗的短纤维赋予纺织复合材料以必要的结 构,并且保证纺织复合材料在安装状态下也保持尺寸稳定。 [0021] 如果载体层不含粘合纤维,则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基于各自载体层 的总重量,载体层含有的粗的短纤维的比例为10wt.%至90wt.%,更优选10wt.%至 80wt.%,再优选10wt.%至70wt.%,再优选10wt.%至60wt.%,更优选10wt.%至50wt.%, 尤其是10wt.%至40wt.%。如果载体层含有作为其他纤维的粘合纤维,基于各自载体层的 总重量,粗的短纤维的比例优选为5wt.%至90wt.%,更优选5wt.%至80wt.%,更优选 5wt.%至70wt.%,再优选5wt.%至60wt.%,再优选5wt.%至50wt.%,再优选5wt.%至 40wt.%,尤其是5wt.%至30wt.%。 [0022] 根据本申请的纺织复合材料的载体层的细的短纤维的纤维纤度达到0.3dtex至 2.9dtex,尤其是0.5dtex至2.9dtex。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细的短纤维的纤维纤度达 到0.5dtex至2.5dtex,尤其是0.5dtex至2.0dtex。通过在载体层中采用细的短纤维,由于载 体层的大很多的内表面,声音能量也可以在该层中转化成热量。 [0023] 如果载体层不含粘合纤维,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基于各自载体层的 总重量,载体层包含的细的短纤维的比例为10wt.%至90wt.%,更优选20wt.%至90wt.%, 更优选30wt.%至90wt.%,更优选40wt.%至90wt.%,再优选45wt.%至90wt.%,再优选 50wt.%至90wt.%,尤其是55wt.%至90wt.%。如果载体层包含作为其他纤维的粘合纤维, 则基于各自载体层的总重量,载体层包含的细的短纤维的比例为5wt.%至90wt.%,更优选 10wt.%至90wt.%,更优选20wt.%至90wt.%,再优选30wt.%至90wt.%,再优选40wt.% 至90wt.%,再优选50wt.%至90wt.%,尤其是55wt.%至90wt.%。 [0024] 根据本申请,骨架纤维是短纤维。与可能包含于各载体层内的粘合纤维不同,骨架 纤维不会或者仅非实质地熔融。与理论上具有无限长度的长丝不同,短纤维具有有限的纤 维长度。根据本申请,优选用作骨架纤维的细的短纤维和粗的短纤维彼此独立地具有的纤 维长度为20毫米至80毫米,更优选为25毫米至80毫米,尤其是30毫米至80毫米。作为骨架纤 维,可以采用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或者它们的混合物。优选采用合成纤维。 [0025] 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用作骨架纤维的细的短纤维和粗的短纤维彼此 独立地至少含有选自以下组的聚合物:聚丙烯腈、聚乙烯醇、粘胶、聚酰胺,特别是聚酰胺6 和聚酰胺6.6,优选聚烯烃,尤其是聚丙烯,特别优选聚酯,尤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上述物质的混合物和/或共聚物。优选骨架 纤维含有比例为90wt.%、更优选为95wt.%、尤其是大于97wt.%的至少一种聚合物。 [0026] 在本申请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骨架纤维包含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组的聚 合物:聚酯,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烯烃,上述物质的混合物或共聚物。在本发明 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骨架纤维是聚酯纤维,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优 点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自熄灭的燃烧特性,这又与纺织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中的 应用相关。 [0027] 除了细的短纤维和粗的短纤维,载体层还可含有其他的纤维。根据本发明,优选各 载体层独立地含有至少部分熔融的粘合纤维,作为其他纤维。作为粘合纤维,可以采用通常 用于该目的的纤维,只要它们能够至少部分热熔即可。粘合纤维可以是单纤维或者多组分 6 6 CN 112810268 A 说明书 4/10页 纤维。根据本申请特别合适的粘合纤维是以下纤维:该纤维的粘合成分的熔点在待粘合的 骨架纤维的熔点以下,优选为250℃以下,更优选在70至235℃,再优选为90至225℃,特别优 选为110至200℃。合适的粘合纤维尤其是含有以下物质和/或由以下物质组成的纤维:热塑 性聚酯和/或共聚酯,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烯烃,特别是聚丙烯;聚酰胺;聚乙 烯醇;以及它们的共聚物和混合物。 [0028] 根据本申请特别合适的粘合纤维是多组分纤维,优选双组份纤维,尤其是核/壳纤 维。核/壳纤维包含至少两种具有不同软化温度和/或熔化温度的纤维聚合物。优选核/壳纤 维由这两种纤维聚合物组成。其中具有较低软化温度和/或熔化温度的那种成分存在于纤 维表面(壳),而具有较高软化温度和/或熔化温度的那种成分存在于核中。 [0029] 在核/壳纤维中,粘合功能可以通过布置在纤维表面的材料来实现。对于壳而言, 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材料。根据本申请,优选用于壳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 胺、聚乙烯、共聚酰胺和/或共聚酯。对于核而言,同样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材料。根据本申 请,优选用于核的材料为聚酯,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或聚烯烃。 [0030] 根据本申请,利用核-壳粘合纤维是有益的,因为其能够实现粘合剂成分在无纺织 物内特别均匀的分布。另外,关于声学特性,双组分纤维也具有优于常规粘合纤维的优点。 因此,与常规粘合纤维相反,当粘合组分熔融时,保留了纤维芯。然而,就吸声性能而言,这 比熔化的粘合剂组分更有效。 [0031] 如果载体层含有粘合纤维作为其他纤维,则基于各自载体层的总重量,载体层所 含粘合纤维的比例优选为5wt.%至50wt.%,更优选为5wt.%至45wt.%,再优选为5wt.% 至40wt.%,尤其是5wt.%至30wt.%。 [0032] 根据本申请,优选载体层通过至少部分熔融的粘合纤维来粘合及固化。优选例如 用连续炉使至少局部熔融的粘合纤维熔融,而不产生机械应力。其中有益的是,无纺织物能 够制造成具有大体积,但不会通过机械作用而失去体积。在本申请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中,在各载体层内的空气比纤维的体积比彼此独立地为75:1至250:1,更优选100:1至225: 1乐鱼体育,尤其是125:1至200:1。 [0033]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载体层中的至少一层被粘合,优选用粘合纤维额 外地强化。作为粘合剂可以采用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乙烯、聚氨酯及其混 合物和共聚物。 [0034] 根据本申请,优选载体层中的至少一层易于强化,从而吸声纺织复合材料易于悬 垂和压缩,进而能够应用在不同的安装空间内。 [0035] 载体层原则上可以是机织物、编织物、针织物和/或无纺织物。根据本申请,载体层 中的至少一层优选采用按照DIN EN ISO 9092的无纺织物,由此形成复合无纺织物。 [0036] 根据本申请,微孔流动层应理解为微孔层,其具有特定的流动阻力,尤其是大于 3 3 3 3 3 3 250Ns/m ,例如250Ns/m 至5000Ns/m ,优选250Ns/m 至4000Ns/m ,更优选250Ns/m 至 3 3 3 3000Ns/m ,尤其是250Ns/m至2000Ns/m 。有益地,载体层上设有流动层,从而能够改善载体 层的吸声特性。由此能够使载体层的克重保持较低,以及产品具有突出的声学特性。 [0037] 对流动层的流动阻力的调整可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有目的 地调整孔隙度及厚度来实现。对于太多孔的材料而言,将不会在纤维上产生足够的摩擦,因 此不能有效地将动能转化成热能,由此不太可能吸收。相对地,对于太致密的材料,声波将 7 7 CN 112810268 A 说明书 5/10页 主要在材料表面上被反射,并且因此不可能被吸收到材料中。 [0038] 根据本申请,流动层包含的超细纤维具有的纤度为10微米以下,优选0.5微米至5 微米,更优选1微米至3微米。采用超细纤维有益的是,通过极小的纤维直径在无纺织物中提 供非常大的内表面,声能可在这些表面上被特别好地吸收。能够以简单的方式,例如利用熔 喷方法得到具有这种细度的纤维(熔喷纤维),由此形成熔喷纤维无纺织物。采用熔喷纤维 有益的是,用它们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获得具有高密度和良好声学特性的无纺织物。 [0039] 作为用于流动层的超细纤维,优选采用合成纤维。这种纤维最好由至少一种选自 以下组的聚合物组成:聚烯烃,特别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上述物质的 混合物和/或共聚物。优选地,超细纤维含有上述聚合物、其混合物和/或共聚物,其比例为 至少90wt.%,更优选大于95wt.%,尤其是大于97wt.%。 [0040] 优选地,基于各流动层的总重量,流动层彼此独立地具有的超细纤维的量为大于 50wt.%,更优选大于70wt.%,尤其是大于90wt.%。 [0041] 可以考虑,根据本申请的纺织复合材料可以仅由两个载体层和两个流动层构成。 根据本申请,优选纺织复合材料还具有其他层,尤其是在外面的流动层上设置至少一个覆 盖层。其中有益的是,流动层能够更好地被保护而免受损坏。证明特别合适的是,采用熔纺 2 2 2 无纺织物作为覆盖层。优选覆盖层的克重在50g/m 以下,例如12g/m至30g/m 。同样有益地, 覆盖层由热塑性长丝构成,尤其是由聚丙烯长丝和/或聚对苯二甲酸乙酯长丝构成。 [0042]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纺织复合材料在第一开孔载体层的背离 微孔流动层的一侧上具有第三微孔流动层,该第三微孔流动层包含纤维直径小于10微米的 超细纤维。其中有益的是纺织复合材料的对称结构,其简化了使用(Verbau)。第三微孔流动 层也可以设置有覆盖层。 [0043] 载体层、流动层和可能存在的覆盖层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放在一起。因此可以 考虑的是,利用粘性材料将各层彼此粘接。如果采用熔喷无纺织物形式的流动层,则在本申 请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熔喷纤维直接喷射到载体层上来制备流动层。由此能够 获得复合无纺织物,其中在载体层与流动层之间识别不出明确的相界。这使得在载体层与 流动层的边界区域内调整纤维纤度梯度成为可能,这有益地影响声学特性。此外,可放弃额 外的粘接层,这同样有益地影响声学特性。 [0044]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层,特别是第一开孔载体层,微孔流动层,第 二开孔载体层,附加微孔流动层和可能存在的第三微孔流动层以及可能存在的覆盖层仅在 它们的边缘彼此粘合。 [0045] 3 3 根据本申请,纺织复合材料具有的流动阻力为250Ns/m 至5000Ns/m ,优选250Ns/ 3 3 3 3 3 3 3 m 至4000Ns/m ,更优选250Ns/m至3000Ns/m ,尤其是250Ns/m至2000Ns/m ,和/或350Ns/m 3 3 3 3 3 3 至5000Ns/m ,优选450Ns/m至5000Ns/m ,更优选550Ns/m至5000Ns/m ,和/或350Ns/m至 3 3 3 3 3 2000Ns/m ,更优选450Ns/m至2000Ns/m ,尤其是550Ns/m至2000Ns/m 。同样可考虑的是,纺 3 3 3 3 织复合材料的流动阻力在2000Ns/m 和5000Ns/m 之间,例如2001Ns/m 至5000Ns/m 。纺织复 合材料的流动阻力等于载体层的流动阻力和流动层的流动阻力之和。其中流动层通常对流 动阻力的贡献比例明显更大。对流动阻力的调整可以简单的方式,通过选择合适的、具有期 望流动阻力的流动层来实现。 [0046] 利用根据本申请的纺织复合材料,能够实现突出的吸声级别,在3000Hz至10000Hz 8 8 CN 112810268 A 说明书 6/10页 2 测量范围内,吸声系数总是大于0.85,更优选总是大于0.90(在克重为350g/m 和厚度为 20mm的情况下,按照DIN EN ISO 354:2003进行测量)。 [0047] 2 2 2 2 纺织复合材料的克重优选为50g/m 至500g/m ,更优选为100g/m至450g/m ,尤其 2 2 是150g/m 至400g/m 。对于这种克重有益的是,能够提供重量轻的纺织复合材料,由此因重 量减少而能够在汽车中降低排放。 [0048] 纺织复合材料的厚度优选为5毫米至40毫米,更优选为10毫米至35毫米,尤其是15 毫米至30毫米。对于至少10毫米的厚度而言有益的是,产生大的壁间距,从而中频声波的中 等波长和低频声波的长波长也能够被吸收到纺织复合材料内。 [0049] 本申请的另一个主题是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纺织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纺织复 3 3 合材料的流动阻力为250Ns/m 至5000Ns/m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0] a)提供和/或制备至少两个开孔载体层,所述开孔载体层包括作为骨架纤维的、纤 度为3dtex至17dtex的粗的短纤维乐鱼体育,以及纤度为0.5dtex至2.9dtex的细的短纤维; [0051] b)提供和/或制备至少两个微孔流动层,所述微孔流动层包含纤维直径在10微米 以下的超细纤维; [0052] c)将所述流动层置于所述载体层上; [0053] d)接合所述载体层和流动层。 [0054] 如果采用熔喷无纺织物形式的流动层,则流动层也可以通过将熔喷纤维直接喷射 到载体层上来制备。 [0055] 提供和/或制备至少一个开孔载体层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制备工艺来 实现,例如用于干铺短纤维无纺织物的制备工艺。根据本发明适用于载体层的制备方法例 如是梳理方法,以及空气动力学方法,例如气流成网方法(Airlay-Verfahren)和空气沉积 方法(Airlaid-Verfahren)。在经典的梳理方法中,通常利用人工换向辊(Arbeiter- Wenderwalzen)将短纤维分解成单根纤维,并且沉积为罗纱。这些纤维然后能够例如通过堆 垛机(Kreuzleger)加倍,以便形成单层或多层纤维网。如果制备纤维布置随机取向的无纺 织物,则空气动力学方法特别合适。随机取向是有益的,因为由此能够获得体积大的、压缩 弹性的纤维网,同时密度较小。如果采用粘合纤维,则该粘合纤维例如能够在连续式加热炉 内被加热到熔点,由此用于固化无纺织物。热固化能够在载体层和流动层之间接合之前、期 间和/或之后进行。还可能采用其他非接触的固化方式,例如涂覆粘合剂。特别优选的是,无 纺织物以非机械固化方法进行固化、尤其是不经过针刺,因为由此不会对载体层的蓬松度 造成不利影响。 [0056] 流动层同样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和方法来制备。根据本发明特别 优选的是熔喷方法。其中有益的是,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在一个工艺步骤内低成本地生产细 的纤维。 [0057] 载体层和流动层之间的接合能够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和方法实现,例如 利用热熔粘合剂(Schmelzklebstoff)或者胶粘剂(Haftklebstoff)。优选热熔粘合剂或者 胶粘剂直列(inl ine)地施加到载体层上,同时流动层通过退绕机(Abwickler)直列地输 送。 [0058] 层的接合也可以通过使层中包含的热塑性纤维热固结来实现。优选地,层的热固 化仅在边缘处发生。 9 9 CN 112810268 A 说明书 7/10页 [0059] 如果采用至少一个熔喷无纺织物形式的微孔流动层,则其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 选的实施方式中被直接纺到载体层上。由此能够获得其中在载体层和流动层之间识别不出 明显相界的复合无纺织物。这使得在载体层与流动层的边界区域内调节纤维细度梯度成为 可能,这又有益地影响声学效果。此外,还能够放弃额外的粘接层,这又有益地影响声学特 性。 [0060] 为了保护位于最外面的流动层,该层最优地设有覆盖层,如上面描述的那样。这对 于熔喷无纺织物而言是特别有益的。 [0061] 根据本发明的纺织复合材料突出地适于在汽车领域吸声,例如织物用于汽车内部 空间的声学部件,尤其是作为汽车内饰件中的吸声衬垫。 附图说明 [0062] 图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Alpha舱(DIN EN ISO 354:2003)中的吸声系数与对 比例1和2的比较。 [0063] 下面将结合多个示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64] 1.对比例1 [0065] 2 准备克重为260g/m 、厚度为20毫米的短纤维无纺织物,其由纤度为1.0dtex的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短纤维(35wt.%),纤度为2.0dtex的聚丙烯(PP)短纤维 (40wt.%),以及纤度为6.7dtex的粗的PET短纤维(15wt.%),以及纤度为2.2dtex的PET/共 2 聚PET双组份纤维(10wt.%)构成。在这些短纤维无纺织物上施加克重为45g/m 、厚度为 0.5mm,平均纤维直径为2.5μm的聚丙烯熔喷无纺织物。 [0066] 2.对比例2 [0067] 2 提供克重为260g/m 且厚度为20毫米的短纤维无纺织物,其由纤度为1.0dtex的细 的PET短纤维(35wt.%)、纤度为2.0dtex的PP短纤维(40wt.%)、纤度为6.7dtex的粗的PET 短纤维(15wt.%),以及纤度为2.2dtex的PET/共聚PET双组份纤维(10wt.%)构成。所述短 2 纤维被热接合。在该短纤维无纺织物的两侧分别施加克重为45g/m 、厚度为0.5毫米、平均 纤维直径为2.5微米的聚丙烯熔喷无纺织物。 [0068] 3.本发明示例3 [0069] 2 提供两种分别具有130g/m 克重和10mm厚度的短纤维无纺织物,所述短纤维无纺 织物由纤度为1.0dtex的细的PET短纤维(35wt.%)、纤度为2.0dtex的PP短纤维(40wt.%)、 纤度为6.7dtex的粗的PET短纤维(15wt.%),以及纤度为2.2dtex的PET/共聚PET双组分纤 维(10wt.%)构成。短纤维非织造材料被热接合。制备第一短纤维非织造织物。在所述第一 2 非织造织物上施加基重为45g/m 、厚度为0.5mm、平均纤维直径为2.5微米的聚丙烯熔喷无 纺织物。将另一短纤维无纺织物施加到该聚丙烯熔喷无纺织物上,并在其上施加另一聚丙 烯熔喷无纺织物。 [0070] 4.确定吸声系数 [0071] 按照DIN EN ISO 354:2003来测量示例3、对比例1和2的吸声系数。结果在图1中显 示。 10 10 CN 112810268 A 说明书 8/10页 [0072] 可以看出,示例3在3000Hz至10000Hz的频率范围内具有优异的吸声性能,这对于 电动汽车特别重要。尽管与吸声有关的参数(克重和厚度)是相同的,但它们比对比例1和2 好得多。 [0073] 为了确定根据本发明所使用的参数,采用下列测量方法: [0074] 为了确定克重,用于无纺织物的试验方法 [0075] 根据ISO 9073-1,其中试样的面积达到100毫米*100毫米。 [0076] 为了确定厚度,用于无纺织物的试验方法 [0077] 根据DIN EN ISO 9073-2,方法B和C。 [0078] 纤维纤度的确定 [0079] 根据DIN 53810(纺织纤维的细度-概念和测试原则),借助于显微镜和相应的软件 来确定纤维直径。准备4个由总数超过20根单根纤维的显微标本 对于 每个显微标本,纤维用剪刀截短到大约2-3毫米长,并且借助于解剖针置于载物片 上。接着,在相应软件的帮助下确定并告知纤维直径(微米)。告知的纤维 直径可以接着借助于以下公式换算成纤维纤度Tt: [0080] [0081] d 以微米为单位的纤维直径 [0082] 3 ρ g/cm 为单位的纤维密度 [0083] 确定短纤维长度 [0084] 从现有的纤维试样中选择10个纤维束,其中借助于镊子从所述10个纤维束中的每 一个取出单根纤维,并且通过将纤维自由端夹入两个夹紧夹中的一个,纤维的第二自由端 夹入其余的一个夹紧夹中,用以确定10根单根纤维的纤维长度。通过旋转手轮,纤维被伸 展,直至其没有卷曲为止。纤维的长度从测试仪的标尺读出,并以毫米为单位标注。所有得 到的结果的平均值表示短纤维长度: [0085] [0086] ∑ L单根纤维长度的总和 [0087] n 样本数量 [0088] 确定熔点 [0089] 按照DIN EN ISO 11357-3,动态差分热分析(DSC)——第3部分:确定熔融温度和 结晶温度,以及熔融焓和结晶焓,其中采用的加热速率为10K/min。 [0090] 确定可压缩性 [0091] 借鉴DIN 53885(纺织品和纺织产品的可压缩性的确定),其中通过像标准中描述 的那样借助于其他的测试仪来实现压缩性的确定。因此,准备尺寸为100毫米*100毫米的测 试样品、长度尺度为毫米的测量台(Messtafel)、尺寸为120毫米*120毫米的金属板,以及直 径为55毫米且质量为一千克的圆柱形重物。 [0092] 在测量之前,在无负载状态下,借助测量台确定测试样品的厚度。该值描述了以毫 米为单位的初始厚度d 。在未加载状态下确定初始厚度以后,下一步是将金属板(100g)放 0 置在测试样品上并与之中心对齐。然后将圆形重物放置在测量板的圆形标记上,因此测试 11 11 CN 112810268 A 说明书 9/10页 样品被加载约1.1kg。测试样品的绝对可压缩性由下列公式确定,其反映了初始厚度与加载 状态下的厚度之差: [0093] K [mm]=d-d 2 0 b [0094] d 毫米为单位的初始厚度 0 [0095] d 在相应加载状态下测试样品的以毫米为单位的最终厚度 b [0096] 百分比表示的相对可压缩性Kr为: [0097] [0098] 确定回弹性 [0099] 借鉴DIN EN ISO 1856(软弹性聚合物泡沫材料——压缩变形残量的确定)。作为 测量装置,使用相同的结构,如“可压缩性的确定”一节所述。在确定回弹性时,在经过一定 时间的压缩变形之后,在一定温度和固定的恢复时间,确定材料的初始厚度和最终厚度之 间的差异。 [0100] 测量之前,在无负载状态下,借助测量台确定测试样品的厚度。该值描述了以毫米 为单位的初始厚度。在未加载状态下确定初始厚度后,下一步是将金属板(100g)放置在试 样上并使其中心对准。然后将圆柱形的重物放置在测量板的圆形标记上,并且测试样品在 24小时的时间段内和室温(23℃+/-2℃)下被加载约1.1kg。在24小时加载以后,将重物和金 属板从测试样品取下,并在30分钟的恢复期之后再次测量测试样品的厚度,压缩变形残量 如下确定: [0101] [0102] d 毫米为单位的测试体的初始厚度 0 [0103] d 恢复以后的测试体的厚度 r [0104]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由压缩变形残量来计算材料的回弹性: [0105] R[%]=100-DVR [0106] 确定空气:纤维的体积比 [0107] 空气比纤维的体积比提供了关于材料多孔性的信息。因此,假设与纤维相比,空气 的比例高,则材料具有高孔隙率。体积比V 比V 可以如下确定。为此,首先使用以下公式 空气 纤维 计算测试体的体积: [0108] 3 V [cm]=l*b*d 测试体 [0109] l 毫米为单位的测试体长度 [0110] b 毫米为单位的测试体宽度 [0111] d 毫米为单位的测试体厚度,按照DIN EN ISO 9073-2,方法B和C测试 [0112] 在确定了测试体的体积之后,使用以下公式在下一步骤中确定无纺织物中所含纤 维的体积: [0113] [0114] m 以克为单位的测试体的纤维质量 纤维 [0115] 3 ρ 以g/cm为单位的纤维聚合物的密度 纤维聚合物 12 12 CN 112810268 A 说明书 10/10页 [0116] 优选在载体层中使用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短纤维,从而可以从约 3 1.38g/cm 的纤维密度开始。在计算了纤维体积以后,现在可以借助以下公式在下一步骤中 确定空气体积: [0117] 3 V [cm]=V -V 空气 测试体 纤维 [0118] 如果确定了测试体的空气体积和纤维体积,则现在用这两个体积值可以设定相对 于彼此的关系。 [0119] 用于确定流动阻力的测试方法 [0120] 根据DIN EN 29053,方法A(空气直流法),其中有效的样品直径为100mm,空气压力 为1000mbar。 [0121] 测量混响室(Alpha舱)中吸声的测试方法 [0122] 根据DIN EN ISO 354:2003,测量在Alpha舱中进行。测试样品直接放在底板上。 13 13 CN 112810268 A 说明书附图 1/1页 图1 14 14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彩色小麦与烤烟轮作模式探析-来源:现代农业科技(第2021004期)-安徽省农业科学院.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